йչ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正文

疱疹病毒感染关键因子找到

2024-05-09来源:科技日报

  5月7日记者获悉,中国人民大学数学智能应用实验室教授龚新奇团队联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研究员李欣团队,在爱泼斯坦·巴尔病毒(以下简称EB病毒)感染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

  EB病毒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疱疹类病毒,也是首个被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的疱疹病毒。在我国,EB病毒与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胃癌等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此前,我国学者发现,蛋白EphA2是EB病毒侵入鼻咽上皮细胞的关键受体。但美国学者指出,EphA2高表达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会促进EB病毒感染。那么,是否存在其他影响EB病毒感染的重要因素?

  研究团队在鼻咽癌组织标本和EB病毒+/-细胞系中观察到,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FITM1)与EB病毒感染有潜在负相关性。研究人员在上皮细胞中敲减IFITM1,上皮细胞在EB病毒中暴露3小时和72小时之后,EB病毒拷贝数和病毒感染阳性细胞比率均增加。研究人员证实,将外源可溶性IFITM1直接用于EB病毒暴露下的细胞及小鼠模型,能显著降低EB病毒感染上皮细胞概率。

  研究团队发现,IFITM1可阻断上皮细胞受体EphA2与EB病毒糖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病毒侵入。同时,他们证实了IFITM1上两个氨基酸残基在抑制EphA2与病毒糖蛋白结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揭示了IFITM1在阻碍EB病毒侵入上皮细胞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背后的分子机制,为基于IFITM1的病毒和疾病早期筛查、预防、治疗策略拓展提供了新思路。目前,研究团队已获得相关专利授权,并致力于研发新一代EB病毒感染早筛和早防技术。

编辑:杨轶婷

最近热门

  • 2024年4月是第36个爱国卫生月,全国爱卫办以“健康城镇 健康体重”为主题展开活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减脂食物吸引着不少控制体重的朋友,殊不知某些减脂食物不仅会让人发胖,甚至还会增加患病风险。为此,人民网采访了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刘晓军,帮助大家避开这些“伪减脂...
  • 清晨,阳光透过小区楼宇缝隙投射在篮球场上,清新气息随之弥漫开来。此时,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附近的社区篮球场已经迎来了几位早起的锻炼者,其中就包括这里的“常客”徐先生。...
  •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春天多柳絮,柳絮像雪一样飘满游春的道路。这样的意境虽美,但漫天飞舞的杨柳絮却给大家带来了诸多不便,对于过敏者来说更是苦不堪言,皮肤瘙痒、眼结膜炎等症状高发。不只是杨柳絮让人瑟瑟发抖,春季的气候多变、空气干燥,空气中各种微生物病原体、花粉、尘...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