йչ
当前位置:主页 > 聚焦 > 正文

隔夜饭、隔夜茶究竟会不会致癌

2019-07-05来源:中国医药报

  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执行主任 严志农

  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营养健康也越来越关注了。近来,网上有传言说隔夜饭菜不能吃,会致癌;隔夜茶、隔夜水不能喝,有亚硝酸盐。有业内人士专门进行了辟谣。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样的谣言还是造成了一些人的恐慌。

  先说隔夜饭菜。从科学角度来看,亚硝酸盐伴随着蔬菜的自然生长过程而存在,亚硝酸盐在自然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农民在种植粮食时会使用氮肥,粮食在生长中会吸收氮合成氨基酸,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硝酸盐。而所有的植物体内都有一种还原酶,会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

  同样,蔬菜采摘以后,还原酶就开始起作用了,同样会把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但是,经过高温烹饪,蔬菜中所含的亚硝酸盐的浓度会大幅降低,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有一种情况,有一些细菌也会产生一些还原酶,也会把一些食物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烹饪食物时,通常温度都会超过70℃,这些细菌会被高温杀死。

  一般情况下,饭菜做好后两小时之内应该吃掉;如果不食用,应放在冰箱里冷藏起来。实验表明,常温时饭菜所产生的亚硝酸盐要比在冰箱里产生的量多7倍至10倍。

  国家强制性标准中规定,乳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高于0.2mg/kg;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不得超过30mg/kg。检测发现,在冰箱里贮存的隔夜饭菜,亚硝酸盐的含量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所以,隔夜饭菜注意冷藏,就不必担心亚硝酸盐带来危害。

  就饮食安全来说,应坚持五个原则:一是操作人员的健康,注意清洁卫生;二是防止交叉污染,对做熟的饭菜要有防护措施,尤其是在夏天,苍蝇、飞虫比较多,要防止其将致病菌传到食品上;三是及时冷藏,不食用的饭菜及时放在冰箱里;四是做好封存,防止饭菜同生肉、生鱼等其他食物接触;五是注意清洁,保证储藏器皿卫生。

  当然,也不建议做好的饭菜长期存放,最好还是尽快食用。如果能在24小时之内把剩饭菜吃掉,是比较好的。对于放在冰箱里的饭菜,拿出食用前还应该再加热一下,而且要热透。

  那么,隔夜茶能否喝呢?

  隔夜茶会产生茶多酚,而茶多酚氧化后,会使茶颜色变深,然后会在茶具上形成茶锈,对人的健康也是不好的。

  另外,隔夜茶也有亚硝酸盐的问题,同隔夜饭菜有相似的地方。但茶叶里的亚硝酸盐含量非常低,不足以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茶放置时间长了,表面会产生一些有光泽的东西,这不是重金属,是多酚类物质氧化后产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喝茶有不少讲究,比如绿茶,一般不建议放太长时间,因为绿茶里的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等营养物质,会在1个小时内慢慢地渗出来,如果时间过长,这些营养物质就会流失。

  有些发酵茶或者半发酵茶,放置时间可以长一点。比如在室温下开水冲泡普洱茶,里面的茶多酚、氨基酸在12小时以后会达到最高值。一般来说,茶叶里的亚硝酸盐有一定比例,比如红茶、绿茶、龙井茶,用240ml水冲泡,里边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都不足0.03mg。按照这样的比例,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

  隔夜茶是否会产生细菌?

  通常,人们泡茶的水温在90℃~100℃,一般的细菌都会被杀死。茶叶本身的一些物质,就具备一定的抗菌作用。有研究表明,茶凉了以后,也许有一些细菌,尤其是空气中的细菌会进入茶里,但茶里的细菌生长非常缓慢,所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隔夜水,一般是指凉白开。水煮沸,2~3分钟,亚硝酸盐的含量基本降到很低了。细菌在室温条件下的凉白开里生长率非常低。若凉白开放在冰箱里,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忽略不计。需要注意的是,平时不要喝生水,以防里面有寄生虫,给人体带来病害。

  夏天微生物和致病菌非常容易滋生,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将生熟分开,该加温加热的要加热到70℃以上,需要冷藏的应放在5℃以下的地方。同时,要积极做好就餐环境、厨房环境的清洁消毒,冰箱也要及时清洁消毒。

  总之,对隔夜饭菜、隔夜茶、隔夜水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不能听风就是雨;同时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就能避免一些致病菌对人体造成危害。

编辑:侯敏

最近热门

  • 11月21日,由淋巴瘤之家及红棉肿瘤基金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淋巴瘤病友大会暨淋巴瘤之家十周年生日会在上海举行。数百名中国淋巴瘤患者、家属,以及40余位淋巴瘤领域医学专家、科普作家...
  • 2021 年 9 月 24 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百岁人生邬沧萍口述实录》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 中心举行。近百名专家学者、高校研究生及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老年...
  • 上海市松江区的国药康养泗泾照护中心养护院里,工作人员精心照顾长者。受访者供图 在北京市一家医养结合机构做了4年治疗师后,90后河北省女孩李阿花决定转行,告别自己服务了好几年的老人,离开自己热爱的康复专业。 另一边,山东省女孩张欣因无法帮失去自理能力的母亲找到一家价位适中、有专...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