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й�������չ��
当前位置:主页 > 聚焦 > 正文

“假保健品治糖尿病”应累加处罚

2019-07-11来源: 北京青年报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病之一,现代医学还无法治愈,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得不终身服药,而在浙江台州,有一家网店宣称,有一种食品能代替药物降低血糖。该网店生意红火,但稽查人员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保健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西药成分,看看配方,让人不寒而栗,别说治病,没中毒已是万幸。

  这家网店的行为突破了好几道红线,违反了好几个法规。首先,这些产品虽然印有“国食健字”的批准编号,但批准文号是假的,包装盒上的厂名、厂址也都无法对应。也就是说,即使站在保健品的角度来看,这些商品也属于假货。制假售假,违反了相关法规。

  其次,宣称保健品可以治病,可以替代药物,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并且,与其他保健品欺诈相比,这次欺诈还打着中医药科学院和第二军医大学等机构的幌子,口气更大,也更具有欺骗性。

  第三,这类假产品表面上是保健品,暗地里却大量添加格列本脲片、苯乙双胍等西药,这两种药都属于处方药,这种做法违反了《药品管理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等法规。在产品推销过程当中,还可能存在诊疗行为,因此可能涉嫌非法行医。

  一种行为存在多处违法,社会危害性也会相应成倍增加。就这一案件而言,民众吃到了假保健品,是一种危害;把假保健品当药吃,是第二种危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进了治疗糖尿病的西药,是第三种危害,等等。

  罚责对等,是司法的一条规则,一种行为既然违反了多种法规,且社会危害性也成倍增加,就应该把相应法规的罚责综合在一起,一个不漏地累加处罚,如此才能产生与危害性相对等的震慑力。

编辑:侯敏

最近热门

  • 11月21日,由淋巴瘤之家及红棉肿瘤基金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淋巴瘤病友大会暨淋巴瘤之家十周年生日会在上海举行。数百名中国淋巴瘤患者、家属,以及40余位淋巴瘤领域医学专家、科普作家...
  • 2021 年 9 月 24 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百岁人生邬沧萍口述实录》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 中心举行。近百名专家学者、高校研究生及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老年...
  • 上海市松江区的国药康养泗泾照护中心养护院里,工作人员精心照顾长者。受访者供图 在北京市一家医养结合机构做了4年治疗师后,90后河北省女孩李阿花决定转行,告别自己服务了好几年的老人,离开自己热爱的康复专业。 另一边,山东省女孩张欣因无法帮失去自理能力的母亲找到一家价位适中、有专...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