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男生在进行手术辅助实践。 |
引子
“你干啥?”
王继坤刚一伸手,患者的丈夫就投来诧异的目光。
“换药。”
“不能找个女护士换吗?”
“病人太多,人手不够,不及时换药会影响伤口愈合。”王继坤耐心解释。
“让他换吧。”女患者轻声劝说。看着虚弱的妻子,丈夫不再坚持。王继坤赶紧上前,换药、包扎,一气呵成。
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继坤已经当了16年护士。
这个妻子眼中的“大男人”,对这份职业有过疑惑、彷徨,但最终选择了坚守。凭借细致、规范的护理服务,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也赢得了职业尊严。
更令他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男护士出现在护理岗位。截至2019年5月,黑龙江省共有注册男护士5947名,占全省护士总数的4.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这背后,有择业观念的转变,也有护理行业对人才的渴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一路走来,体会过男护士的苦辣酸甜,王继坤前行的决心愈发坚定。
坚持
毕业后,王继坤进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该院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一个男护士,并逐步成长为护士长
从护士做到护士长,一路走来,王继坤遇到的尴尬事数不清。
1999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第一次招录男生。此前,招生简章中明确标注“仅限女生”。王继坤入学后发现,近百人的专业只有8个男生。“原本有16个,可还没开学,就有8人放弃了。”
王继坤坚持了下来。毕业后,他进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该院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一个男护士。
“那时候大家都以异样的目光看我。打针输液的时候,不仅女性患者会介意,连男性患者也不习惯。在人们印象中,护士就应该是带着甜蜜笑容的女性,而不是像我这样的‘糙爷们’。”王继坤笑言,“刚入职那阵,生怕扎针扎不进去,心里就像压了块大石头似的。”
“一腔热血上来,一盆冷水下去”,是不少男护士刚从业时的共同感受。这盆冷水不仅来自患者,也来自至亲。
张仁川和王继坤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就职于同一家医院。虽说比王继坤晚了7年入行,但男护士的辛酸滋味,他也品尝了不少。
与父亲的两次激烈争执,是张仁川难以抹去的记忆。
一次是2006年,18岁的他在高考志愿表上填写了护理专业。当时,父亲气得“差点背过气去”。父子俩争得脸红脖子粗,张仁川就是不妥协。最后,父亲撂下一句话,“毕了业不许干这个,趁早转行!”
转眼就到毕业,眼看一半以上的同学改了行当,可张仁川没动心思。
“4年的学不能白上,我想干下去。”这引发了他与父亲的第二次争执。
彼时,能留在大医院拿稳定工资,在常人眼里是很有面子的事,张仁川的母亲乐得合不拢嘴。看着母子俩开心的样子,虽说父亲依然没有笑脸,但张仁川却感觉他的态度有所松动。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的男护士王平(化名),虽未遇到父母阻挠,却在组建新家庭时有了麻烦。
“我家姑爷在哈医大一附院上班,虽说辛苦但工资不少。”
“那是大夫吧?是哪科的大夫?你姑爷真有本事!”
“差不多吧,就是在ICU,重症医学那个科室……”王平的岳母和老姐妹们聊天时,最怕人刨根问底。
聊起儿女工作,顶多就说到在哪个单位。若是人家追问岗位,她会想办法应付过去,绝不会说出“男护士”三个字。
当年,一听说学护理专业的女儿交了同班同学当男朋友,她就急出了一头汗。“你自己就是护士,再找个护士天天夜班,谁来顾家?”磨破了嘴皮子,也没影响女儿女婿“如胶似漆”,最后只好接受。
患者家属不能进重症监护室,护士要24小时值班、无间隙陪护,作为“稀缺工种”的王平更是忙得团团转。这边要翻身,那边要调整仪器,他像旋转的陀螺一样停不下来,记者等了半天,好不容易和他聊上几句。
“我和爱人平时工作都非常忙,很感谢岳母帮忙带孩子。老人对我职业的纠结,我能理解。”王平坦言。
遭遇的各种尴尬,来自家人的不解,是男护士必须迈过的坎儿。不仅如此,几乎在每个医院,男护士都属于小众群体,工作中很难寻找到共鸣。
2015年,经过各方努力,哈医大一附院牵头成立黑龙江省护理学会男护士工作委员会,将全省12个地级市、1个地区、67个县(市)的男护士紧密联系起来。
从此,黑龙江省的男护士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沟通交流平台,携手前行。
优势
“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急诊室、精神科等体力要求较高的科室,男护士身上有很多天然优势和加分项”
“2床病人躁动了,快过来帮忙!”ICU病房内,一名女护士突然高声喊道。
因为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病人想要拔下身上的引流管。一旦拔掉,他将面临生命危险。患者是男性,即使卧病在床,力气依然不小。王平闻声快步赶来,用尽全力才勉强约束住病人,然后快速拿起一个枕头,将病人的手和引流管隔开。直到注射完镇定药,病人逐渐平静,王平才喘了口气。
一转身,正瞧见两位女护士帮旁边病床的患者翻身。这名患者体重达300多斤,两个人尝试了几次都没成功。王平赶忙相助,三人合力,才帮患者成功翻身。
回到自己负责的病床前,王平抓紧给一位高位截瘫患者吸痰。“正常吸痰需要脱离呼吸机,但他必须带着呼吸机操作,因为一旦脱离就会导致心脏骤停。”
在哈医大一附院ICU病房,每名护士都要直接负责至少3名患者,而病重的患者通常会分配给男护士照看。一些患者因饱受病痛折磨而出现精神上的不稳定症状,情绪激烈的甚至会打骂护士。
“面对这种情形,首先要做的就是约束好患者,不让他动仪器,不让他下床,之后再遵医嘱用镇定药。这个过程中,男护士的体力优势就会显露出来。”王平说。
不久前,王平收到了刚出院患者送来的锦旗。ICU里的患者大多意识不清醒,记忆力不佳。但是,这位患者康复后专程来到医院致谢,一眼就认出当初照顾他的王平。
“其实不用送锦旗,有的患者转出去的时候还不能开口说话,却会给我竖一个大拇指。那一刻,我就很知足、很开心了。”王平疲惫的脸上泛出了笑容。
“在我们医院,大部分男护士都干得很好,各个科室都抢着要。”哈医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磊说,心肺复苏、按压这些工作需要力量作支撑。科室有许多精密仪器需要调试,男护士更善于逻辑思维。“他们精力充沛、耐力持久,遇到紧急情况时往往更为沉着冷静,判断力强,且更富创造力。”
除了这些优势,在一些特殊场合,男护士也能派上用场。
“女患者不愿意被男护士检查,同理,很多男性患者也不太愿意被女护士检查。尤其是一些上了岁数的比较保守的男性患者,在有的项目检查时坚决不让女护士上前操作,这时候派一位男护士过去就能缓解尴尬。”王磊说,从实际情况来看,男护士也很少有患者所担心的不细心的问题。
黑龙江省护理学会男护士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求进,也是一位从业多年的男护士。“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急诊室、精神科等体力要求较高的科室,男护士身上有很多天然优势和加分项。”
“不少患者及家属不愿接受男护士,但我一次次鼓起勇气、毛遂自荐。有一次我听见一位之前拒绝过我的患者对另一个患者说,‘那个男护士,扎针又准又快,可以找他试试。’当时的成就感至今难忘。”王继坤说,这叫苦尽甘来。
转变
“良好的就业前景就像一剂良药,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
2019年7月,黑龙江省护理学会男护士工作委员会开展了一项执业现状调查,有891名注册男护士完成了线上答卷。其中,对自己职业的认可度达90%以上。
对于这个结果,张仁川表示可信度很高。“难是难,可甜头也是有的。物以稀为贵嘛,如果我不是男护士,我不知道现在生活会怎样,可以说是这个行业成就了我。”
周边的人对男护士什么时候有了观念转变,张仁川也说不清。不过,有一次过年回山东老家探亲,他突然发现自己成了“村里的骄傲”。这些年,张仁川在工作中日益精进,考取了研究生。一个农村孩子,凭自己的本事在大城市站稳脚跟,自然被村里人视为榜样。
父亲的态度也逐渐从反对转为接受,甚至有了赞许之意。更令张仁川欣慰的是,老家的一位堂弟和两位表妹,都报考了护理专业,其中两人已经走上护理工作岗位。
“他们正是从我的经历中看到了职业前景。”张仁川的话语中,流露出一丝自豪。
王继坤的坚守,也缘于对行业未来的信心。被调剂至护理专业的他,本就没想当护士。不承想,2003年毕业时参加招聘会,不少医院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待遇不错。王继坤突然发现,这个行业有成长空间,“只是当时并没有完全看清楚,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护理部主任王东梅说,近几年,医院在核定用人计划时,会明确标注需要一定比例的男生。“目前共有32名男护士,主要分布在血透、手术、急诊等特殊科室。”
在“隔壁”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8位男护士很受同事欢迎,谁要是能和他们排到一个班,都要开心好一阵。
“我们对科里面为数不多的男护士都很珍惜。”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二附院护理部副主任刘佳的话,说出了很多女护士的心声,“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护理工作也是一样。而且进行中医针灸、康复调理的话,男生比女生更具优势。”近期,医院已将男护士列入招聘计划。
今年招生季,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校园内十分热闹,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报名。
“我家是男孩,当护士好不好?”
“可以考虑口腔修复护理专业,我们这里的很多毕业生月薪都在万元以上。”听完学校就业办主任朱冰的介绍,有家长当即决定给孩子报名。
这些年,随着男生数量和比例增加,朱冰轻松了很多。2018级护理专业的600多名学生中,200多名是男生。就业时,男生很吃香,医院争着要。一些成绩中等以上的男生,手里都能攥着五六份聘用通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荣兴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1999年护理专业第一次招收男生,88人中只有8名男生;2018年招收136名学生,男生达到37人。20年来,男生比例从不到10%,上升为将近30%。
“现在医学生就算读到博士,也未必能留在三甲医院工作,而护理专业只需要本科学历就有留在大医院的机会。如果是男生,留在大医院的几率就更大。”张荣兴说,无论是留在大医院工作,还是到私人诊所工作,男护士在收入方面普遍较高。“良好的就业前景就像一剂良药,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
前景
“能否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路径,避免后劲不足,是当下的重点和难题”
22岁的吴嘉钧,2019年毕业后进入哈医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成为一名护士。“我选择了喜欢的职业,并且每天都在进步。年轻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
“这就是我自己的选择。西医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也不被认可,后来人们才逐渐接受。男护士也是一样,我相信人们迟早会习惯。”18岁的郭兆赫身材高大、阳光帅气,目前正在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临床护理专业读二年级。
这些90后、00后们,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王继坤们经受的磨砺,优秀的先行者们已经为他们闯出了一片属于男护士的空间。
“当前,全国护理行业仍存在较大缺口,男护士为护理事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中华护理学会男护士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尊柱说,黑龙江男护士的比例较高,“说明这里有适合男护士成长的土壤,也为整个护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对于一个职业而言,光明的前景是吸引人才的关键所在。男护士的发展空间,则影响这个群体能否不断壮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心理学专业副教授于钦明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缓冲期、适应期,经历了与传统观念发生冲突的过程之后,新事物就会更加成熟壮大。而能否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路径,避免后劲不足,是当下的重点和难题。”
对于男护士的培养,专业院校和医疗机构也在积极尝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男护士提供进入学校护理科研室的机会,目前已有4人在从事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为鼓励护士多元发展,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路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成立了中医调理护理门诊,由护士负责出诊。
在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除了传统护理专业,学生还可以选择报考涉外护理、口腔护理、中医康复等特色护理专业,成为专业型人才。“不仅有专业课,还有钢琴、绘画等提升整体素质的课程,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意识。”朱冰说,“护理工作并非简单的体力劳动,一些病房里的护理技术发明成果会直接助推医疗事业进步。”
在王继坤所属的心血管病科,一些患者患有严重冠心病,得常年往医院跑,胡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最爱找王继坤扎针,因为每次输液不仅能“一步到位”完成,还能享受中药湿敷、缓解疼痛的细心服务。
这是王继坤多年探索研究的成果。日常工作中,他发现不少患者每次住院至少要10天、每天至少要打一次针。这种情况下,必须时刻观察血管壁的情况,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湿敷,以保护血管不受损害,还能预防出现静脉炎等问题。
“患者的血管就像是生命线,如何保护好大有文章可做。”根据自己的工作心得,王继坤总结经验写成论文,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现在,他还被赋予重任,承担起了相关的教学工作。
2019年7月,第二届北方四省区男护士职业发展论坛暨黑龙江省第四届男护士职业发展论坛在哈医大一附院举办,400多名男护士齐聚哈尔滨。与以往不同的,不仅是参加人员数量的增加,而且还有男护士们发言交流时流露出的自信。
“专业过硬,是男护士发展的基石。如果说前几年更多人在考虑做不做,现在则要考虑怎么做好。”在李尊柱看来,通过树立榜样、搭建平台,可以让年轻的男护士少走弯路,走适合自己的路,并吸引更多人加入。
这几年,王继坤能明显地感觉到整体社会环境的变化,但他还有更多的期盼,希望最终能够实现“无差别护理”。“当人们再提到这个职业时,不会去刻意区分男护士和女护士,就如同不会区分男医生和女医生。”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13日 13 版)
编辑:侯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