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年来,本市残疾人康复事业快速发展,“普惠制+特惠制”的康复保障机制,让更多的残疾人获得了精准服务。91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疗保险,为残疾人提供了医疗康复兜底服务。
据了解,今年本市还将出台《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拟对16周岁以上贫困和无稳定性收入残疾人、残疾学生申请非医疗基本康复服务,给予90%的补贴,其他残疾人给予60%的补贴。该项政策出台后,今后成年残疾人在进行如精残照料、脊髓损伤术后重建等方面的“非医疗基本康复服务”时,可以享受政府的补贴,减少了残疾人康复费用的负担。目前,该办法正在进行会签,拟明年1月1日起实施。
好的政策保障离不开服务的供给,五年来,本市还形成了医疗康复、社区居家康复和抢救性康复、恢复性康复、养护性康复五个层面的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截至2017年底,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了81.6%。市残联介绍,本市社会组织也已经成为本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五年来,市、区两级注册(备案)助残社会组织277家,比前五年新增156家;五年累计投入2.5亿元,购买721项助残服务,使254万人次直接受益。如今,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救援服务、困难残疾人居家服务、困难肢体智力重度残疾人喘息式机构托养服务、残疾人心理健康热线服务、视力和听力残疾人就医引导等项目已形成本市服务特色、服务标准和市场规模。(记着 王薇)
编辑: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