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针对偏远山区患者特别是行动不便贫困患者就医难问题,该区于2018年年底创建了“流动卫生室”,并健全保障机制。区政府按每年每辆医疗服务车6万元设置专项保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招聘14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或具备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有车辆驾驶和医保报销系统操作能力的医务人员,工资参照事业单位工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为规范日常诊疗行为,确保流动服务有序开展,该区制定了《健康扶贫流动卫生室管理标准(试行)》, 明确每个“流动卫生室”由两名医生、1辆医疗服务车组成,长年流动巡诊、上门送药,并要求完善流动卫生室服务台账。
该区还配齐诊疗设备。医疗服务车配置了快速血常规、尿常规、小型B超等常规检查设备,以及心电图仪、除颤仪等必要急救设备,搭载医保报销系统,并配备16大类150余种常备药品。通过流动服务方式,把诊室搬到农村患者家门口,变“村民跑”为“医生跑”。
为方便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留守老人就医,该区还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实施“家庭医生+流动卫生室”服务模式。每周都有医生赴各村开展巡回诊疗服务,同时根据患者需求带药上门。开通医保报销系统,实时进行医保报销和慢病卡报销, 解决了慢病卡只能到定点医疗机构报销的问题。主动开展健康教育,推进“互联网+健康”数据管理,现场采集服务人口健康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实现了与区医院互联互通,即时远程诊疗,“一条龙”服务打通了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特约记者张佳佳 记者肖建军)
编辑: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