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7日电(刘映)经过艰苦努力,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然而,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多国形势严峻。在中国方案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中国应对疫情的宝贵经验之一。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现代科技为中医药服务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助力全球抗疫还有哪些新路径?近日,新华网“全球疫情下的中医药新观察”系列访谈连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刘震,详解中医药服务如何开辟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与世界共享中国经验。
借力互联网医疗,筑基“第二战场”
新华网:疫情暴发后,广安门医院作为中医“国家队”,是如何想到借力互联网医疗,开辟抗疫情“第二战场”?
刘震: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隔离了医生和患者的空间距离,但隔离不了大家的医疗服务需求。今年疫情期间正式运行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互联网诊疗系统,并非一朝一夕建成的。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随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制定发布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3个文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院便启动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计划,分步骤推进。
广安门医院在进行远程会诊
首先是建立广安门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提供会诊、教学、病例讨论等远程服务。2018年至今,医院完成了数百个病例的中医指导。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充分利用远程会诊平台,建立中西医共同参与、全程协作的中西医联合会诊机制,由国医大师领衔,呼吸、重症、感染、影像等专家骨干共同参与,先后为5家京内外医院的新肺患者进行远程指导,共计32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9年,医院从建章立制入手,摸索建立互联网诊疗模式,先后研究制定了广安门医院互联网诊疗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信息安全管理规范、监督管理规定。2020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文,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疫情防控形势也迫切需要线上为线下分担压力,我院决定加速发展互联网诊疗,打破关卡,积极筹划,开辟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
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推动下,医院又对上述制度文件进行细化、完善,同时增加复诊管理细则,梳理全部风险点和负面清单,力争各项流程合法合规。2月5日,广安门医院互联网咨询平台上线,提供免费的互联网线上专业中医诊疗服务。2月26日,我院接到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批复,成为北京市第一家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中医医疗机构。3月3日,广安门医院互联网诊疗系统正式运行,主要针对慢性病、常见病的复诊患者,预约、挂号、复诊、调方、缴费及药品配送一条龙服务,由此正式进入实战阶段。
打破医患“隔离”,助力患者康复
新华网:作为北京市首家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中医医疗机构,具体提供了哪些中医药服务?
刘震:医院利用“广安门医院”APP和微信小程序在疫情期间实施多项便民举措:第一,分类指导,公益相助。一是针对普通患者。肿瘤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呼吸科、脾胃病科、感染疾病科、呼吸科、儿科、肛肠科、风湿病科、妇科、泌尿科、皮肤科、肾病科等14个临床科室开展专业咨询。二是针对发热患者。开设发热咨询专题,感染疾病科、呼吸科、儿科的专家答疑解惑。普通发热的,建议口服中成药、在家休养、密切观察;疑似的,建议去指定发热门诊进行筛查。
第二,打破空间,复诊续方。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打破了医患之间的“隔离”。为了保证线上诊疗的品质和效率,医院认真设计,精心安排。首先,开通出诊科室25个,涵盖多个专业领域,108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在线提供诊疗方案。其次,医生开具的处方均需通过药师审核,处方上的所有药物与来院就诊取药一致,均出自我院药房;再次,选择专业的第三方配送公司,全程监控,保证药品安全、快速到达。此外,我们还设立了在线便民门诊,为患者抄方、续方。
新华网:目前,已有7万多新冠肺炎患者进入康复期,有些患者还存在心慌、气短、失眠等症状,针对这些人群提供了哪些帮助?
刘震:康复期治疗是中医的传统和特色,针对新冠肺炎患者,我院呼吸科专家牵头,联合心血管科、心理科、营养科、运动康复科等专家,制定“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院内和居家康复方案”“新冠肺炎康复问答手册”,在北京市划片包干定点医院和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同步启用;录制9期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肺康复计划视频,在“广安呼吸”公众号上发布,并在北京市佑安医院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划片包干定点医院推广应用。我院肺康复团队还采用线上指导的方式,成立了6个“新冠肺康复患者群”,每天视频带领患者运动2次,并在线随时解答患者的问题。
新华网:互联网诊疗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震:上线40多天来,我院互联网诊疗系统完成接诊患者1900余例,涉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获得了患者的肯定与赞扬,拉近了医患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本着先行先试、小步快走、稳步推进的原则,将进一步优化医生端、药师端和患者端,提升三方的使用舒适度、操作便捷度;进一步广而告之、广泛应用,提升患者的认知度、接受度和信任度;进一步集中专家团队力量,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实现医保对接,满足更多患者的诊疗需求。
中医“智慧云”,“出海”抗疫情
新华网: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互联网医疗为全球抗疫发挥了哪些作用?
刘震:此次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抗疫的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效果明确。在国家最新颁布的第七版诊疗方案中,中医治疗的内容很丰富,既有通用方,也有针对不同病情、不同证型的方剂,还有中成药。作为中医“国家队”,我们愿意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的治病方法,和国际社会分享中医药的治疗经验。
与国外专家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
针对海外华人,我院国际医疗部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微信群向德国、英国、西班牙、缅甸、美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组织提供服务,总咨询量已超过千人次;我们还开通了“广安门医院国际部”微信小程序的中英文咨询平台,与医院基本医疗服务分开,为更多的海外华人提供中英文双语的图文咨询,上线一周的咨询量已达100余人次;呼吸科专家也通过其他咨询渠道,先后为英国、美国、意大利、伊朗的多名新肺患者提供中医诊疗建议。
新华网:医院下一步还有哪些发展计划?对于疫情之后的“智慧中医”发展,您有哪些期待?
刘震:随着远程医疗服务和互联网诊疗服务的日臻完善、成熟,我院将深入打造“互联网医院”,实现智慧医疗。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支持下,广安门医院将不断探索,积极尝试,在互联网医疗的道路上有所作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诊疗服务和就医感受。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的灾难,人们面对共同挑战更需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寻求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博大智慧。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发展日益成熟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药深度结合,必将能激发出中医药更大的活力。
专家简介:
刘震,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中药杂志编委和北京中医药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从事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20余年。在诊治和研究肝胆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小儿疾病等内科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中医“治未病”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编辑: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