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摄入六大营养素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为防感染和早康复,增强机体免疫力十分有必要。哪些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为此,人民网采访了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刘晓军。...
详细>>眼睛干涩如何缓解?
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干眼症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灼痛感等症状。中医认为,干眼症属白涩症神水将枯范畴,其病机为燥热为标,阴虚为本,在治疗与调养过程中,要重视滋阴补肾、养肝明目。 按摩。眼周围分布丰富...
详细>>冬季滑雪 当心“雪盲症”!
入冬以来,医院眼科急诊经常会遇到一批特殊的患者。他们的眼睛出现疼痛难忍、泪水不断、睁眼困难等症状。当医生询问病情时,多数患者都有近期滑雪的经历,且未佩戴防护镜。专家提示,这可能是患上了电光性眼炎,也就是...
详细>>冬季出行 如何预防温差过大导致的疾病?
寒冷天气下,室内外温差过大会诱发或加重基础疾病。冬季出行,怎么做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 孔博:在寒冷的环境下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管的收缩,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冬季空气...
详细>>卫生健康援藏三十年成效显著
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围绕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这一目标,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
详细>>寒冬易发肩周炎 教你8招给肩膀解冻
一到冬天肩膀就隐隐作痛,严重时甚至胳膊都抬不起来,有没有?这很可能是肩周炎犯了。别以为肩周炎是老年病,长期伏案的上班族、体质虚弱者都有可能因天气寒冷引发肩部炎症。快来跟医生学学,如何给肩膀解冻吧。 天冷为何...
详细>>咬硬物划过一丝疼 牙已在开裂的路上
当你咬硬物、嚼坚果时,突然感到一丝刺痛,或者偶尔咀嚼食物时出现短暂的不适,你可能会忽略它,以为只是正常的牙齿敏感。然而,这种隐约的疼痛可能是一个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隐患。 今天,口腔科专家就来带您了解鲜为人知...
详细>>大雪时节,这样呵护健康
12月6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节气。大雪时节,天气寒冷而干燥,室内外温差大,易诱发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公众该如何科学防治?怎样养生保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发挥作用?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时...
详细>>探索健康产业发展新路径 2024健康未来论坛举办
12月2日至4日,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系列活动在海南博鳌举行。期间,由新华网主办的创新稳健众筑健康共同体2024健康未来论坛于3日下午举办。论坛现场,来自医疗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健康产业的热点话题...
详细>>冬季病毒感染切莫盲目用药
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一到冬季,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面对多种病原体混杂的局面,如何有效判断疾病类别,给予及时对症的治疗?日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陈...
详细>>科学看待甲状腺癌
近期,多位公众人物患上甲状腺癌,引发网友对该疾病的关注。如今,甲状腺癌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且发病年龄愈发年轻化。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甲状腺癌新发病例数为46.61万,首次进入各类高发癌症前三。 甲状腺...
详细>>仿生肢体让患者获得真实感知能力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恢复四肢缺失或瘫痪人士的行动能力,然而,现有的仿生肢体并非尽善尽美。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工程师罗伯特冈特表示,要想真正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关键在于恢复他们对触觉和温度的感知功能。...
详细>>深部脑刺激促进脊髓损伤者康复
《自然医学》杂志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对一个被称为外侧下丘脑的区域进行深部脑刺激,能改善经受过脊髓损伤的人类和啮齿动物的行走能力并促进其康复。这些发现凸显出未来针对特定脑区使用深部脑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的潜力...
详细>>《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发布并启动全国巡讲
11月28日,由中国肥胖联盟与广东省二十一世纪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会暨全国巡讲启动会在北京举办。 为进一步落实《指南》在临床中的实践与应用,大会同期开展了《肥胖症...
详细>>“健康家庭 共建共享” 2024中国家庭健康大会在京召开
11月29日,以健康家庭 共建共享为主题的2024中国家庭健康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提升家庭健康素养水平,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副主任,国家疾控...
详细>>